一、健身器材行业发展的大背景
健身器材的发展源于20世纪后期,其发明对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,增强人的体质及建构人们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。纵观健身器材的发展历史,它经历了功能由单一到多样,结构由简单到复杂,科技含量由低到高之过程,并且发展变化的速度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快。
在新的世纪,技术创新是健身器材迅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,主要表现在:新材料、新工艺、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广泛用于器材的研制;多学科知识的应用并与医疗、保健相结合,对人体起到更好的健身效果;根据不同年龄、不同群体的需要,器材的研制更注重针对性、适用性与趣味性。
二、健身器材行业发展的困难
根据《中国体育报》资料:全球500强企业,最低一位2004年销售收入89亿美元,比业内大鳄 年销售收入的十倍还多。中国制造企业500强,最末一位2004年销售收入20多亿元人民币,是行业强势企业2008年奋斗目标的2至3倍。差距显而易见。为什么有如此差距?原因不外乎有三:
第一, 健身器材行业习惯于传统机械、轻工器材销售方式,缺乏情感、欲望、心境、精神的人性化创造,不能进行“生活方式”的推销,仅仅满足于“利润效应”的推销;
第二, 企业规模太小,相互拆台现象较多,联合竞争力弱,鹬蚌相争互不得利。 例如:国家规定中国世界名牌评价门槛是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人民币,出口50%,出口额不低于5000万美元,销售收入国际排名列前五位。由此推断,近十年内健身器材行业乃至体育用品制造行业,能够进入此门槛的企业门可罗雀;
第三, 市场发展滞后,据专家考证,国民从衣食到住行的过渡发达国家需20至30年,中国温饱解决不满20年,因此市场的培育尚需时日,绝不会像抛物线增长那么一蹴而就。
三、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出路在哪里?迎接挑战、团结奋进,实施三个战略:
1、标准化战略,短时间把我国健身用品业的标准整理修订一遍;没有高基准线的标准,所生产出来的健身器材就没资格参与未来市场的竞争。
2、认证战略,根据国际惯例,原带行政职能的审定将被第三方认证所替代, 而目前我国体育用品业内的认证市场较为混乱,还未与国际接轨。
3、名牌推进战略,中国制造的产品在未来几年内的国际市场上还将不断扩大,但以独立的民族品牌出现在世人面前的还是凤毛麟角。为了振兴民族的体育用品制造业,我们必须拥有自己强大的品牌群体。
四、中国健身器材业的 SWOT分析
S:中国有广大的市场,便宜的人力资源和原材料市场,及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,中国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,及2008年奥运会带动全民健身意识,带动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。
W: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:
● 整体规模偏小。 ● 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较小。 ● 商业化运作水平不高。 ● 产品结构单一,市场多元化开发不够。 ● 相关产业的潜能没有充分发挥。 ● 起步较晚。健身器材工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及加拿大,别的国家也先后在70-90年代初发展起来,而中国在90年代中才开始。
O: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广大,进一步促进中国的高速发展,产品价格便宜;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。
T: 中国加入WTO后,中国经济高速发展,各行业的竞争升级,外资的进入对健身器材行业产生强大的机会和威胁,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健身器材业发展也有一定的威胁;发达国家对产品品质和服务的要求在考验中国的健身器材行业。
五、中国健身器材业的发展趋势是:
适合市场需要的,集多学种知识于一体的技术创新,引导着健身器材的发展方向。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张宏伟最近说,“预计未来5年,在全国副省级以上的城市会有一半的企业被外资兼并”。我国健身器材行业将是什么状况?综观世界市场风云,在一定意义上讲,我们企业的命运在跨国公司的掌握之中,但我们必须明确,中国健身器材行业的命运应该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,我们的企业必须自重、自醒、自立、自强。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,必须降低成本,提升效益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
六、健身器材生产的流程
 (一) 、备料:根据生产计划领取铁卷进行纵剪,或领取外协件送到组立线。 问题点:外协件的品质包装不合要求,需要安排人力挑选、加工、包装后才送到生产线。呆滞物资、进口材料库存周期长造成了仓库堆满了物资。材料区域没有合理规划,2S未落实。
 |  | 改善方法:1、为了提高原材料的品质,确保供应商能在规定的时间送达足够数量的原材料,主厂在一定条件下提供技术支持和辅导。
2、为了提高备料人员的效率和准确率,对原材料和半成品应该做详细的目视化管理,管理项目包括:材料品名、进料日期、数量、样品或照片等,进一步加强2S等基础工作。
3、降低国产件的库存,加快进口材料的国产化,降低库存周期而降低库存。 |
(二) 、 制管:通过制管机,用纵剪后的铁板制管,并根据计划需要裁切铁管。
问题点:纵剪后,余料浪费多,制管机换模时间长,切管余料浪费多,得料率非常低;各区域没有合理规划,轧辊放置混乱;库存高。
 |  | 改善方法:对各尺寸的纵剪进行调查,找出最节省材料的组合,对轧辊定位放置;分析制管机换模时间长的原因,消除不必要的时间,而缩短换模时间;根据计划上各管的长度进行调查,裁切最节省材料的长度;与后工程进行连接,根据计划生产需要的铁管,降低库存;对各区域进行规划,加强各区域的2S等基础工作。 |
(三) 、弯管:把切好的铁管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弯管。问题点:生产效率低,换模时间长,部分铁管处理后需要搬回制管厂进行二次切割,库存高。
 |  | 改善方法:各工具进线化,并定位,减少寻找时间;分析换模时间长的原因,消除不必要的时间,而缩短换模时间;对模具进行整理并定位,做好目视化管理节省寻找时间;定期对设备保养和维护,减少故障时间和次数,提高 整个的生产效率;提高裁切铁管的技术,尽量减少二次切,在弯管旁边加切管机,减少来回搬运;与后工程进行连接,根据计划生产,降低库存;对各区域进行规划,加强各区域的2S等基础工作。
|
(四) 、冲压、焊接:将弯好的铁管进行冲压加工,冲压后进行焊接。问题点:生产效率低,换模时间长,产品不良率高,冲压机的工作台高度不一致,库存高。
 |  | 改善方法:1.各工具、材料进线化,并定位,减少寻找时间。
2.分析制管机换模时间长的原因,消除不必要的时间,缩短换模时间。
3.对模具进行整理并定位,做好目视化管理以节省寻找时间。
4.定期对设备保养及维护,减少故障时间与次数,提高整个的生产效率。
5.缩短各机台间的距离,节省空间。
6.培养操作多台设备的多能工,提高效率。
7.与后工程进行连接,根据计划生产,降低库存。
8.对各区域进行规划,加强各区域的2S等基础工作。
|
(五) 、涂装:焊接后的产品经过各种处理后进行涂装。 问题点:产品涂装前的各种热处理条件没有进行管理,处理顺序、数量与后工程的需求不一致;涂装材料浪费多,涂装产品不良率、重复涂装率高;涂装下线后放置区域没有规划、定位,搬运距离远,库存高;涂装线太长。
 |  | 改善方法:对各热处理条件进行管理,做好目视化管理,处理材料做到先进先出的管理;与后工程进行连接,根据计划生产,按后工程的需要安排热处理和涂装的顺序,降低库存;尽量封闭烤漆空间,减少尘埃进入,降低涂装的不良率,减少涂装材料及热量的浪费;截掉对涂装没有价值的涂装线,并对涂装下线放置区域进行规划、定位,做好目视化管理,减少搬运,加强各区域的2S等基础工作。
|
(六) 、装配:领取涂装好的成品和外协件在装配线进行装配。 问题点:组立效率低;组立材料放置区域和下线后放置区域没有规划、定位,搬运距离远,库存高;涂装线太长。
| 改善方法:各工具、材料进线化,并定位,减少寻找时间,做好目视化管理节省寻找时间,制定组立线的标准作业指导,减少作业员做错的几率提,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;截掉没有价值的组立线,减少线上的半成品数,与后工程进行连接,根据计划生产,降低库存;对各区域进行规划,做好目视化管理加强各区域的2S等基础工作。 | 
|  |
(七) 、包装、出货:装配后马上进行包装,送到成品仓库,等待出货。 问题点:呆滞产品、延期出货的产品、出货不平均造成了仓库堆满了成品。成品库房没有合理规划,2S没有落实。
 |  | 改善方法:消除呆滞产品,尽量取得精确出货情报;与客户协商,做到平准化出货,使生产部门能够平准化生产,减少仓库;确保出货的及时和准确;对成品仓库进行目视花管理,提高出货效率。
|
七、改善案例
案例一: 
案例二: 
案例三:

案例四:

|